殺豬公

(圖:取自竹林山觀音寺)

悼念械鬥先民

殺豬公的宗教意義是為了酬神,在以前時代這是非常鄭重的,因為豬在當時幾乎等同是一名農民的全部的財產,在準備要殺死豬公酬神時,主人甚至會感到悲傷。現在,通常只是為了要比賽而將神豬外包給他人供養,沒有以前的情感,還有的業者會對豬公進行灌食等非人道行為,而受到動保團體密切的關注。

文化與觀念拉扯

(圖:殺豬公慶典 取自竹林山觀音寺)

殺豬公的評價兩極,廟方和動保團體也已經爭執數年,直到後來廟方開始妥協才有稍緩的跡象。對於廟方而言,他們認為應當維持傳統而仍有殺豬公的活動存在,動保團體則是基於動物本身的權利,而對於殺豬公這項傳統給予高度的關注,在動保團體的認知中,殺豬公擁有「灌食、虐殺」的負面印象,也因此雙方協調多年。

在逐漸注重動保問題下,現在的神豬大多已改為創意神豬,林口竹林山觀音寺在二零一九年九月時的大拜拜時,也只有一頭是真正的豬。